突发!上海再出台重磅规划!
扫描到手机,新闻随时看
扫一扫,用手机看文章
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
重磅消息!上海再出台重大规划。
五大新城是上海2035规划建设的重点,不仅在产业、人口、配套服务等方面发力,在交通枢纽方面建设也同样加速了。
上海市交通委、市发展改革委、市财政局、市规划资源局、市公安局联合印发《推进本市公共交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》,提出要推进五个新城“一城一枢纽”规划建设,打造交通集散与城市功能为一体的现代枢纽体系。
这意味着,五大新城与主城区的交通又将大幅升级!
根据规划显示,分别在嘉定、青浦、松江、奉贤、南汇这五大新城中设定一座大型综合枢纽站,为实现各自肩负的节点城市发展使命提供交通系统保障。
接下去就来看看,五大新城枢纽分别位于哪里,最新进展情况如何吧。
根据网上透露出来的“五大新城枢纽站布局图”,青浦新城站枢纽将结合沪苏嘉城际(示范区线)、嘉青松金线(规划中),在17号线青浦新城站形成三线换乘。
未来从此出发,上海示范区线5站、17号线8站即达虹桥枢纽,无缝换乘地铁2、10号线等。
其中,在建中的上海示范区线1标青浦新城站,近期1区基坑顺利封底,标志着项目建设取得重要进展。
上海示范区线全长52.4公里,途经闵行、青浦2个行政区,全线共设10座车站,列车最高运行时速160公里。
项目建成后,将构建起连接上海主城区、青浦新城与嘉善、吴江等地的快速骨架交通。
另外一条途经青浦新城站的嘉青松金线,仍处于规划阶段,计划从嘉定区引出,经过青浦,沿千新公路、辰塔公路穿越松江城区等关键区域,远期可能连接至金山,这条线路将促进松江与周边区域的互联互通。
此外,在青浦新城站枢纽之上,规划打造中央商务区,更好地促进站城融合发展,总面积约 6.5 平方公里。
奉贤新城的超级枢纽,位于望园路站。
根据规划显示,在5号线望园路站引入南枫线、15号线南延伸等,形成奉贤新城枢纽,打造奉贤新城的对外交通节点。
并通过奉贤线衔接沪乍杭铁路,提升奉贤新城对外铁路服务能力。
已通车的轨交15号线一期,北起宝山区顾村公园站,途经普陀区、长宁区、徐汇区,南至闵行区紫竹高新区站,线路全长42.3公里。
它的继续向南延伸,对奉贤居民来说,绝对是一大利好。
根据规划,15号线南延伸段设置紫光路、环城北路、东方美谷大道、望园路四座车站。
延伸段已于2023年12月24日正式开工,预计将于2028年底开通运营。
南枫线规划示意图
另一条是市域铁路南枫线,线路全长95.6公里,作为上海未来单线里程最长的轨交线之一
建成之后,将成为上海南部地区东西向的主干线路,并将与南汇支线、规划嘉青松金线、规划奉贤线等多条市域铁路互联互通,实现五大新城之间的直连直通,进一步搭上连接东方枢纽的高速“宽带”,同时还提升了临港自贸区对外联通能力和辐射水平。
据悉,望园路站距离上海第三大人工湖“上海之鱼”直线距离1公里都不到,其周边是奉贤新城楼市最热板块。
嘉定新城利用沪宁城际和沪苏通铁路,将既有安亭北与安亭西站组合成安亭枢纽,强化新城与安亭汽车城的联动发展,打造沪宁发展轴上的重要功能节点。
结合嘉闵线和宝嘉线形成嘉定东枢纽,打造成为嘉定新城北向对外廊道的重要节点。
除了目前11号线外,还有14号线西延伸(规划)、宝嘉线(规划)等,都有望聚焦在安亭枢纽附近。
轨交14号线一期线路,西起嘉定区封浜站,终点止于浦东桂桥路站。
而14号西延伸规划路线,将从封浜站出发,直达安亭北站。
市域宝嘉线呈东西走向,通过串联宝山区内其他现有轨交线路形成的快速换乘网络,可以快速到达顾村、大场、南大智慧城等区域。
轨道交通服务范围基本涵盖区内重点区域和板块。
作为上海第三大交通枢纽,上海松江站与沪苏湖铁路同步建成并投入使用,已于去年12月底正式运营。同时预留了沪杭城际铁路,市域嘉青松金线等接入条件。
结合沪昆铁路、沪昆高铁等一起,妥妥将松江南站升级成为上海松江枢纽。未来还可能引入连接东方枢纽(上海东站+浦东机场)的规划东西联络线,能级不可限量。
同时在地铁9号线的基础上,计划引入23号线,中运量T3线,未来将实现多种交通方式换乘。
转型升级后的松江枢纽规模基本确定为9台23线,仅次于上海虹桥站和上海东站,实打实的上海第三。
▲松江枢纽规划示意图
目前23号线一期还在建设中,二期属于远期规划,根据网上爆料走沿玉阳大道-沈海高速方案,仍需要等待官方证实。
嘉青松金线仍处于规划阶段,计划从嘉定区引出,经过青浦新城站枢纽,穿越松江城区等关键区域,远期可能连接至金山。
▲ 松江枢纽核心区规划范围
此前,松江枢纽核心区规划已批复。
松江枢纽示范样板区作为松江区高质量发展的三张王牌之一,将打造具有显示度的新城活力新地标,形成标志性的核心集聚区。
▲ 城市设计总体鸟瞰图
▲ 松江枢纽核心区总体空间结构图
立足松江新城总体空间格局,沿南北向的中央功能轴,东西向的南部发展轴,蓝绿生态廊道,实现区域空间、功能大融合。
围绕“出站即中心”理念,松江枢纽核心区集聚G60科创走廊沿线商务功能,展现“科技芯·世界窗”目标愿景,打造面向长三角和面向全国的上海西南门户枢纽,集区域高端商务、新城公共中心于一体的“站城融合”的综合性新城中心。
▲ 松江枢纽核心区城市天际线控制图
规划松江枢纽核心区建设成为松江新城制高点,在松江枢纽东北部街坊设置320米地标塔楼。
围绕地标塔楼和枢纽站房,采用较高强度开发,控制形成320-200-150-100-80米的阶梯建筑高度,塑造有较高识别度的城市天际线。
临港自贸区南汇新城,未来将依托沪苏通铁路二期、沪乍杭铁路、浦东铁路,打造四团枢纽,并引入曹奉线等,提升客运功能,增强对南汇新城的集散服务。
结合南枫线和两港快线(南汇支线)形成开放区枢纽,打造中央商务区,更好地促进站城融合发展。
其中,一条是未正式定稿的“临港市区线”,它从16号线书院站出发,向东到达临港主城北枢纽,然后往南经过临港开放区枢纽站后环绕滴水湖半圈后,再一路向西最终到达奉贤四团站。
途中和16号线、南汇支线、沪乍杭高铁等实现交汇换乘。
另外,不得不提的是心港快线(27号线)方案,其规划已亮相。
综合各种公开信息,大致可确定这条线路的起点位于陆家嘴,终点至临港自贸区金融湾,一期工程均位于浦东新区范围内
主要沿临港开放区—环湖三路—橄榄路—浦东铁路北侧绿带—沪芦高速—申江南路—康新公路—金科路—花木路—世纪大道—陆家嘴走行,全长79公里,设车站14座。
滴水湖金融湾在《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“十四五”规划》中,与陆家嘴金融城、外滩金融集聚带一起被纳入“一城一带一湾”金融新格局。
由此可见,临港金融湾竟可以和陆家嘴、外滩平起平坐,可见临港未来的城市能级不一般。而交通枢纽,是一切的先决条件。
据报道,临港开放区枢纽站TOD项目是临港新片区金港荣盛置业有限公司布局的第四代TOD,即新一代未来式XOD(X-Oriented Development)。
XOD模式是TOD模式、SOD模式、IOD模式、COD模式、EOD模式等在内的、满足现代城镇发展多种需求的开发模式的统称。
该项目通过引入新加坡、香港等先进城市XOD开发模式,打造更为符合城市发展的新型城市空间开发模式。
它区别于传统意义上以“居住+商办+公建”为运营理念的第三代TOD模式,以“居住+商办+公建+X”为运营理念,以满足城市更多发展需求的第四代TOD-XOD。
以上转自网络,如有侵权联系删除
声明: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,除焦点官方账号外,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,不代表焦点立场。
